它的作用原理是将感测元件——一根通以电流而被加热的细金属丝置于通道中,当气体流过它时则将带走一定的热量,此热量与流体的速度有关。
常用的有两种方法:一是定电流法,即加热金属丝的电流不变,气体带走一部分热量后金属丝的温度就降低,流速愈大温度降低得就愈多;测得金属丝的温度则可得知流速的大小。另一种是定电阻法,改变加热的电流使气体带走的热量得以补充,而使金属丝的温度保持不变;这时流速愈大则所需加热的电流也愈大,测得加热电流值则可得知流速的大小。
叶轮式风速仪的使用方法:
根据其计算机构可分为两种:一种是内部自带计时装置,可以直接读出风速(米/分),称自记叶轮风速仪,这种仪器在表盘左面有一红色计时指针,走一圈为120秒。故此时的读数即为每分钟风速;有的在计数机构内已经进行换算,使所得风速为每秒钟风速。另一种是不带计时装置的,使用时须另备秒表,称不自记叶轮风速仪。
由于仪器本身的惰性和机械摩擦力等原因,风速仪指针读数不一定能反映出真实的空气流速,因此一般由上式求得空气流速后,还必须根据风速仪的校正曲线加以校正。
使用前,须用风筒校正或和已校正过的叶轮风速仪互校。
叶轮式风速仪测量风速的范围为0.5~10米/秒,较精密的叶轮风速仪只适用于测量0.3~5.0米/秒范围内的风速。因为测量风速较大,叶片容易受损和弯曲。